这篇内容主要给大伙儿梳理目前市面上能稳定下款的贷款渠道,包含银行系、消费金融公司、互联网平台等不同类型。重点分析各平台特点、适合人群和申请技巧,最后教大家识别套路贷陷阱。文章里的每个平台都是真实存在且经过验证的,但具体通过率还是要看个人资质哦。
先说银行产品,虽然审核严格但胜在安全。工商银行的「融e借」年化利率4.35%起,要求公积金连续缴纳满1年。建设银行的「快贷」最近在搞活动,手机银行显示预审批额度的用户通过率更高。

地方农商行现在有不少创新产品,像浙江地区的「浙里贷」用社保卡就能申请,最高30万额度。不过要注意,银行审批会查征信记录,近半年有网贷申请记录的可能被拒贷,建议先打份征信报告自查。

这类平台比银行灵活些,招联金融的「好期贷」适合上班族,芝麻分650以上容易出额度。马上消费金融的「安逸花」有个特点——首次借款金额越小通过率越高,很多人借3000块反而比借1万更容易下款。
中邮消费的「邮你贷」最近调整了风控模型,个体工商户也能申请了,但要提供半年银行流水。有个朋友上个月刚通过,他开奶茶店的,月流水2万多,批了8万额度。
微众银行的「微粒贷」还是采用白名单邀请制,微信支付分780以上的可以重点试试。网商银行的「网商贷」对淘宝商家特别友好,有个做服装批发的客户,店铺等级三钻,秒批了15万额度。
这里要特别提醒,所有互联网贷款都会上征信!别相信那些说「不上征信」的广告,去年有个客户就是因为频繁点网贷,结果房贷被银行拒了。
像平安普惠、宜信普惠这些持牌机构,虽然利息比银行高些,但审批速度确实快。有个做工程垫资的老哥,上午申请下午就到账20万。不过要注意看合同里的服务费,有些平台会把利息拆成「利息+服务费」两部分,年化利率可能超过24%。
招商银行的e招贷、广发银行的财智金,这些都属于信用卡背后的贷款。有个小技巧——账单日前申请更容易通过,银行看到你有消费需求但还没出账单,风控会松一点。不过分期手续费换算成年化利率基本都在15%以上,短期周转还行,长期用不划算。像度小满、360借条这些助贷平台,其实是个「贷款超市」。他们根据你的资料匹配多家机构,填写资料时工作单位不要写「自由职业」,哪怕开网店的也写成「电子商务公司员工」,通过率能提高30%左右。
有个客户去年在美团借钱被拒了,后来在今日头条的放心借反而下了5万。所以不要死磕一个平台,这家不行赶紧换另一家,但每天申请不要超过3次,不然大数据会显示你特别缺钱。
第一是「包装资料」服务,收你3988元说能办大额卡,结果都是PS假流水;第二是AB贷骗局,说贷款批了但要找个担保人,其实是用担保人资质贷款;第三是砍头息,借1万到手8千还要按1万还利息;第四是「注销账户」诈骗,最近又有人冒充京东金融客服行骗。
最后提醒大家,所有要求提前支付工本费、保证金的都是骗子!正规平台都是下款后才开始计息。如果实在不确定某个平台是否靠谱,可以去「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」查营业执照,或者直接打官方客服电话核实。